1、LG化学将向东丽匈牙利有限公司投资3.75亿美元,共同成立电池隔膜合资企业LG东丽匈牙利电池隔膜有限公司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丽(Toray Industries)和LG化学(LG Chem)宣布在匈牙利成立一家电池隔膜合资企业。LG化学将向(Toray Industries Hungary,THU)投资3.75亿美元,随后将成立LG东丽匈牙利电池隔膜有限公司(LG Toray Hungary Battery Separator,LTHS)。其中,THU为东丽100%全资子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电池隔膜,而LTHS由东丽和LG化学各持有50%的股份。全新合资企业将使用现有THU设施生产用于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电池隔膜,并在欧洲和美国出售给LG集团。为满足预计需求增长,东丽和LG化学已同意扩大薄膜基材生产设施,并在现有的THU地点安装新的涂层设施。
2、哪吒汽车在上海成立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1月15日,据天眼查App显示,11月15日,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注册资本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3、云南省签约7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40亿元
11月12日,云南省组织7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项目集体签约,计划总投资达340亿元。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包括:云南裕能40万吨/年磷酸铁和40万吨/年磷酸铁锂生产项目、云南恩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合作项目、德方纳米20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云南氟磷电池氟磷新材料项目、云天化50万吨/年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云天化50万吨/年电池新材料项目、中晟云南水富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项目。7个项目分别落地于玉溪市、曲靖市、昆明市和昭通市。其中4个落地安宁工业园,总投资达270亿元,规划今年内动工,最快明年年中或第三季度实现投产。此次集中签约,凸显了新能源电池产业企业依托优势资源,寻求产业集聚,扩大集群效应的需求。
4、瞄准六氟磷酸锂,宁德时代以5亿元受让永太科技子公司永太高新25%股权
14日晚间,永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永太高新的股东平潭盈科恒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将其持有的永太高新25%股权,以5亿元转让给宁德时代。资料显示,永太高新成立于2016年,目前主要产品为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锂电池材料。2021年8月,永太科技以自有资金1.5亿元收购永太高新15%股权。此时,永太高新估值达10亿元。而宁德时代入局时,该公司估值升至20亿元,短短三个月间实现翻倍。
5、当升科技与SK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磷酸铁锂业务上开展合作
11月15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SK株式会社分别在北京与首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SK以不超过30%的股权比例投资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并在韩国设立合资公司,如有必要另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合作发展正极材料业务。同时,双方同意在磷酸铁锂业务上开展合作。
6、化工原材料价格暴跌,磷和磷酸上周同比降幅近30%
继11月上旬煤炭价格暴跌之后,化工原材料价格闪崩,其中,磷和磷酸价格上周同比降幅近30%。11月15日,磷酸参考价为9866.67/吨,与11月1日(14533.33/吨)相比,下降了32.11%
7、新力金融拟收购比克动力不低于51%的股权
近日,新力金融公告称,正在筹划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比克动力”)不低于51%的股权。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双方签署了关于本次交易的合作意向协议,不过关于比克动力的估值尚未披露。需注意的是,在比克动力的前五大股东中,长信科技、中利集团曾计划收购比克动力,均以失败告终。其中长信科技在2017年拟作价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的股权;中利集团在2018年拟以100亿交易对价收购比克动力控制权。从前两次“收购”的估值看,再考虑当前锂电池市场的高景气度,比克动力第三次被收购的估值或达百亿规模。
8、《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将建立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
11月15日,《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规划》提出了3个方面具体目标: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1200项,重点是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绿色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兴和“短板”领域标准制定,加快现有标准的整合优化和提档升级,标准制定流程更加优化,国家和行业标准平均制修订周期压缩到18个月以内;标准化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形成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一体化运行的质量基础体系,重要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标准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铁路和疏浚装备等重点领域率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5%以上,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