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ellantis与CTR签署氢氧化锂10年供应协议,后者每年将向前者提供2.5万吨氢氧化锂
6月2日,Stellantis和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CTR)宣布签署了一项有约束力的供应协议,CTR将为Stellantis在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级氢氧化锂。
在10年的协议期内,CTR每年将向Stellantis供应多达2.5万吨氢氧化锂。2021年底,Stellantis曾宣布了一项类似的供应协议,以支持其在欧洲的汽车生产。
2.特斯联与新疆阿克苏地区行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三座2GW源网荷储新能源基地
5月31日,特斯联与新疆阿克苏地区行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拜城县工业园区、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宿县工业园区,共建三座2GW源网荷储新能源基地,通过部署特斯联TacOS城市级AIoT操作系统,打通“源网荷储”各智慧终端,并依托特斯联双碳大脑及能源大脑,实现发电侧及负荷侧的高效调节及精准匹配,打造“零碳循环工业园区”。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当地电力系统综合效率,强化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协调互动,解决新能源就地消纳等问题,有效助力当地新能源产业转型,建设数智双碳体系,赋能阿克苏地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内电网侧储能和绿色电力直供模式提供全新范式。
3.太蓝新能源获数亿元A++轮融资,将用于固态电池产线建设
近日,固态电池企业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招商局创投联合领投,清研资本、全新世资本、国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老股东君联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据了解,今年3月,太蓝新能源完成A+轮融资,由碧桂园创投独家投资。
据了解,太蓝新能源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线建设、产品研发及人才搭建。太蓝新能源表示,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加速整合技术资源于北京设立新的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加速半固态锂电池量产及商业化落地。
4.湖南力合厚浦50亿项目落户湘江新区 加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
湖南力合厚浦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绿色制造项目签约落户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在100亿元以上,年税收5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湖南力合厚浦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绿色制造项目建设主要包括锂电池拆解、正极材料循环回收到前驱体绿色制造一体化生产基地,镍钴和磷铁原料加工基地,电池级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产品深加工基地等。
其中,1万吨/年废旧锂电池(三元)回收拆解生产线,采用锂电池柔性拆解技术可使外壳、正负极粉、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等实现有效分离,废旧电池中的固体原料近100%回收。2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循环回收生产线,采用特殊提锂技术,可使锂回收率达到98.5%以上,镍钴锰综合回收率达到99%以上。
5.宁德时代联合中广核于广东阳西县建设全球最大绿色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储能容量达2GW/5G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日,广州汇宁时代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阳西县人民政府、中广核电力销售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全球最大的绿色储能电站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储能容量达2GW/5GWh,该项目建成后,能够为阳西县7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其它新能源项目提供配套基础服务,将进一步提升阳西乃至粤西电网的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调频能力,推动阳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非洲大型锂矿项目在马里南部的古拉米纳开工,年均产72.6万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日,位于马里南部的古拉米纳锂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古拉米纳锂矿位于非洲马里南部地区,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目前已勘探的矿石资源总量为108.5百万吨,对应锂资源总量为约合389万吨LCE,平均氧化锂品位1.45%。古拉米纳锂矿可开采20多年,平均每年生产72.6万吨锂辉石精矿,预计峰值年产量88万吨,这将使马里成为全球第三大锂生产国。赣锋锂业表示,古拉米纳锂辉石项目一期产能规划已更新至年产50.6万干吨6%锂精矿,同时项目计划在一期产能达产后的18个月内投产二期产能,预计将原产能增加至年产83.1万干吨6%锂精矿。
7.普利特拟购买海四达电源87.04%股权,新增锂离子电池业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江苏海四达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79.7883%股权,转让对价约为11.41亿元。且收购完成后,普利特有权向海四达电源增资不超过8亿元。本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后,普利特将持有海四达电源87.04%股权。据了解,资金将用于海四达电源“年产2GWh高比能高安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二期项目”“年产12GWh方型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年产6GWh)”两个项目投入。普利特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新增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切入储能、小动力锂电池等优质行业赛道,从而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运行的经营模式,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新材料和新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